北方有梅雨季节吗(气候特点、梅雨季节的定义、夏季降水)
北方没有梅雨季节。梅雨季节通常指的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的降雨季节,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环流系统的影响,北方地区夏季降水相对较少,没有明显的梅雨季节。北方地区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降水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夏季多为晴朗、燥热的天气。
北方有梅雨季节吗
今年梅雨季,南方地区为何降水不断?
梅雨锋是幕后推手
入梅以来,上海、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安徽宣城局地大暴雨达100~140毫米,让大家见识了梅雨季的威力。那么,梅雨季强降雨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呢?
每年四五月份,北方冷空气南下,赤道附近的暖空气北上,冷暖空气交汇,在华南地区形成准静止锋现象;五月下旬以后,随着南海夏季风的暴发,暖空气开始起主导作用,规模变大,冷暖空气相持的主战场向北推进,这样就形成了江淮梅雨锋面系统,也就是常说的梅雨锋。换言之,南方热气流携带大量的水汽,遇上北方来的弱冷空气,就会产生规模庞大的对流现象,从而进入雨霏霏的梅雨时节。另外,大气环流的变异性会导致每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梅雨锋不但带来降水还与强对流天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东亚季风区冷暖气流相互交锋的战场,是在江淮流域并向东延伸到韩国、日本等地的一条具有数千公里长的雨带。雨带中的暴雨分布不均匀,常有数个暴雨,当锋面附近的降水强度达到暴雨程度即为梅雨锋暴雨。在梅雨锋持续时间特别长的年份,往往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在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地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这些条件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
梅雨也有“非典型”
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春夏之交季节转换期间特有的气候现象,梅雨季节各地往往在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空间上可以划分为3个典型梅雨气候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季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梅雨期长约20-30天。目前,气候最新监测预测结果显示:西太平洋副高较前期有阶段性北跳,根据环流和降水等气候信息及《梅雨监测指标》标准,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于6月17日入梅,较常年(6月14日)偏晚;江淮区今年入梅时间也较常年(6月21日)偏晚;江南区已于6月5日开启,偏早3天入梅。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群于1965年将梅雨分为早梅雨和典型梅雨两种,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典型梅雨的主要特征,但有时梅雨却是“非典型”。“进入新世纪以后,长江中下游梅雨呈现得不清晰了,主雨带集中在淮河流域,于是有专家提出‘非典型梅雨’的理念。”周兵说。虽然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区域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但就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强弱等却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年份并不明显,甚至会产生空梅现象。东北冷涡偏强偏南时,在它的影响下,梅雨也不是典型梅雨,因为此时的梅雨期不属于冷暖空气大会战的结果,而是小股冷空气的游击战、运动战。“今年,受厄尔尼诺等因素影响,副热带高压位置总体偏南,梅雨呈现出南部多北部少的主要特征。”周兵说。
相关阅读
-
人的寿命和腿部粗细有关,腿部粗细与寿命/保持腿部健康的方法
人的寿命和腿部粗细有一定的关系。腿部粗细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而身体健康又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持腿部的粗细对于延长寿命具有一定的意义。1、腿部粗细与寿...
-
北方有梅雨季节吗(气候特点、梅雨季节的定义、夏季降水)
北方没有梅雨季节。梅雨季节通常指的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的降雨季节,由于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环流系统的影响,北方地区夏季降水相对较少,没有明显的梅雨季节。北方地区夏季的...
-
2022年3月3日黄历(结交新朋友、拜访长辈或老朋友)
2022年3月3日是星期五,根据黄历的指引,这一天适宜进行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如结交新朋友、拜访长辈或老朋友,以及参加一些团队活动。1、宜结交新朋友在这一天,人际关系会比较融...
-
十月初四是几月几日(十月初四/丰收的象征/民俗习惯)
十月初四是十月份的第四天,也是每年农历十月份的初四。在传统农历中,十月初四通常被视为丰收的象征,因为这一天正值秋季农作物成熟的时候。人们认为在这一天进行一些丰收的庆祝活动...
-
两枚火箭相继飞天(创纪录的火箭发射/载人飞船首次成功飞行)
两枚火箭相继飞天,创纪录的火箭发射和载人飞船首次成功飞行标志着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系列成功的发射和飞行证明了火箭技术的卓越进步和载人航天的可行性。首先,这些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