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星座网

当前位置:桃李星座网 > 命理知识 >

阿弥陀佛大乐心咒,来历/意义/修行方法

时间:2024-05-15 10:15 作者:admin
导读:大乐心咒是中重要的念诵,其含义是向表达崇敬与祈愿。,意为无量寿佛,是净土宗的主要对象。这首咒语的用意是希望能够通过念诵,追求生解脱,获得的佛号回向,从而得到无量的快乐与喜悦

大乐心咒是中重要的念诵,其含义是向表达崇敬与祈愿。,意为无量寿佛,是净土宗的主要对象。这首咒语的用意是希望能够通过念诵,追求生解脱,获得的佛号回向,从而得到无量的快乐与喜悦。修行这个咒语的方法是通过专注和虔诚地念诵,将心意集中在身上,以此来净化心灵、离苦得乐。这个咒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经典《无量寿经》,其中记载了的教诲与救度众生的愿望。因此,念诵大乐心咒能够帮助修行者获得的加持与庇佑,实现生命的安乐和超越轮回的目标。

大乐心咒

大乐心咒

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干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常不识。

他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岳林寺圆寂,逝前说《辞世偈》,称自己为弥勒化身。人们恍然大悟,以为此即弥勒菩萨显化,因而从北宋开始,就画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于天王殿中,称为大肚弥勒;有的还让他带着那个“布袋”,佛寺中笑口常开、袒腹露胸的弥勒菩萨像,即由此而来。后人以布袋和尚的形象替代了弥勒菩萨。寺院天王殿面朝进门香客、外向而坐的笑口常开、袒胸露腹的弥勒菩萨,就是奉化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的事迹,正史记载很简单,但在奉化流传的许多故事,描述了他的聪明智慧、幽默风趣、与人为善、乐观包容等精神和品德。

布袋和尚是一位来自民间、深得民心的,其真性最本然。传说,布袋和尚身世如谜。据说唐朝时,宁波奉化的龙溪上漂着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儿,有恻隐之心人将其救起,只见孩子圆头大耳、眉清目秀,对人发笑,人们爱不释手,把孩子抱回家来。后来,这孩子长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后,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人称“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喜好田间劳作,最好与人打取乐。有次与人比赛插秧,谁输了谁请吃夜饭。四位农夫手起手落,不一会儿田中就绿了一大片,而布袋和尚眼看就要输了,他却呵呵笑着,高声吟诗: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

大伙一听这首《插秧偈》很有意思。“福田”既指良田,也指佛田,“水中天”既是大自然的天空,又是的理想世界。“六根”不光是说插秧每行有六株,也暗示佛经指的眼耳、鼻、舌、身、脑,“稻”与佛“道”又谐音,最后一句,“退后原来是向前”,不仅描绘了插秧情景,更包含了的智慧和辩证的哲理。人们在琢磨的时候,布袋和尚施展神通,乐呵呵地插完秧苗。

郑重声明:【阿弥陀佛大乐心咒,来历/意义/修行方法】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转载,如相关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