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星座网

当前位置:桃李星座网 > 命理知识 >

乞巧节有哪些习俗(送七夕花/编织七夕鹊/穿七孔针)

时间:2024-09-28 08:54 作者:admin
导读:乞巧节是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一个习俗,主要是以女性为主进行的活动。乞巧节的习俗包括送七夕花、编织七夕鹊以及穿七孔针。送七夕花是指男性向心仪的女性赠送花束,表达爱意和祝福。编织七

乞巧节是传统节日七夕节的一个习俗,主要是以女性为主进行的活动。乞巧节的习俗包括送七夕花、编织七夕鹊以及穿七孔针。送七夕花是指男性向心仪的女性赠送花束,表达爱意和祝福。编织七夕鹊是指女性在乞巧节这天,用彩色纸和丝线编织鹊鸟形状,寓意着祈求聪明才智和巧艺。穿七孔针则是女性在乞巧节晚上,将七根针穿过针眼,以期能够增加智慧和技巧。这些习俗都是为了庆祝七夕节,同时也是女性展示自身才华和美丽的机会。

乞巧节有哪些习俗

乞巧节有哪些习俗

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是在农历七月初七,因为织女有一双能织云霞的巧手,民间的少女们希望能到织女的灵气,所以会在七夕节那天“乞巧”。

穿针乞巧

《宋人七夕乞巧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喜蛛应巧

《针楼乞巧》

故宫博物院藏

喜蛛,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一般都会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会轻易弄伤它。

喜蛛应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放在果盆上,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投针验巧

五代/北宋,《乞巧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投针验巧”就是提前一晚取“鸳鸯水”(白天和夜晚取的水混合或者河水和井水混合)倒在盆里,水在盆里露天一夜加七夕白天晒一天,水面就会依稀生成薄膜状物质。这时候拿缝衣针轻轻放在水面,针浮在膜状物质上,观察针在盆底的倒影。针影如果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如果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为牛庆生

唐,韩滉《五牛图》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七夕也是儿童的节日,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民间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刨下来,驾着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供奉磨喝乐

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磨喝乐,是天龙八部中“摩睺罗伽”的音译,也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在宋代东京街头,每逢七夕,这种玩偶会卖得特火。早期的磨喝乐是用泥塑,后来也有以其他材料制作的。

拜织女、拜魁星

清,《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七月乞巧》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民间传说织女编织云彩,也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因此凡间的女子便在七夕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女子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拜魁星。古代,科举中出类拔萃者也被称为“魁甲”,男子们拜魁星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

至于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因“巧”和“桥”谐音,人们认为在七夕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当时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七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仰望星空

女子拜织女求智慧和巧艺

男子拜魁星求科举高中

这一天人们祈求

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

身边人都能够健康平安

郑重声明:【乞巧节有哪些习俗(送七夕花/编织七夕鹊/穿七孔针)】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转载,如相关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