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星座网

当前位置:桃李星座网 > 命理知识 >

秋分日是几月几号,来历/习俗/文化意义

时间:2023-12-23 10:06 作者:admin
导读:秋分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秋分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农历中秋季的重要节气之一。在秋分日,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象征着阴阳平衡。这一天人们通常

秋分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秋分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是农历中秋季的重要节气之一。在秋分日,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象征着阴阳平衡。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进行一些习俗活动,如祭祖、踏青、赏月等。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人们会在此日前往祖坟扫墓,献上食物和酒水,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踏青则是一种迎接秋天的方式,人们会结伴出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此外,在秋分日晚上,人们也会观赏明亮的秋月,品尝月饼并举行赏月活动,这是中秋节的传统之一。秋分日除了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更寄托着人们对丰收和团圆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在文化意义上强调了敬祖尊宗、感恩和团结的重要性。

秋分日是几月几号

秋分和中秋的由来

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

什么时候秋分

北京时间9月23日4时2分将迎来农历24节气中的“秋分”,昼夜在春分之后又一次平分。

秋分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在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把光芒和温暖平均分配给南北两半球。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从秋分以后,阳光的直射点日益偏向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日甚一日,直到冬至。

秋分时节,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美好宜人的时节,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

赵之珩表示,此时节正是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季,农民们忙着收获和晾晒谷物,田间、地头、庭院处处金黄。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保健专家建议,此时节,为防着凉感冒,公众要注意饮食调理,加强自我保健,及时添加秋衣。

秋分日是几月几日

秋分日,是秋季三个月(约九十天)的中分点。“秋分”中的“分”为“半”之意。秋分日在每年公历的9月23日后,地球到达黄经180度时。太阳在这天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郑重声明:【秋分日是几月几号,来历/习俗/文化意义】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转载,如相关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