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星座网

当前位置:桃李星座网 > 生肖大全 >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猜灯谜、吃元宵、舞龙灯)

时间:2024-06-14 09:21 作者:admin
导读: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传承的习俗包括猜灯谜、吃元宵和舞龙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在灯谜上写下谜底,让其他人猜测答案,增加节

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习俗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广泛传承的习俗包括猜灯谜、吃元宵和舞龙灯。猜灯谜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在灯谜上写下谜底,让其他人猜测答案,增加节日氛围。吃元宵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习俗,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圆球状食品,通常有各种口味和馅料,象征团圆和幸福。舞龙灯是一种传统舞蹈表演,人们手持龙灯,在街头巷尾舞动龙身,表达对祥瑞和好运的祈愿。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智慧。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各阶层的欢迎。

(点击图片猜灯谜)

“闹元宵”之“闹”就生动地映射出元宵节俗活跃的文化精神,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构成了传统节俗的独特景观。元宵的“闹”,是多种节俗形式的合奏。最突出的是声音与色彩。庙会是元宵节里另一个最“抢眼”的地方。在庙会上,狮子舞、花棍、高跷等各式杂耍,让人百看不厌;在锣鼓声中,巨型龙灯翻飞,场面热闹非凡,所到之处观者人山人海。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节俗。元宵用糯米细粉制成,圆形,内包核桃仁、芝麻或桂花白糖为馅。江南称为“汤团”。苏州人称为圆子、杭州人称为“上灯圆子”。在祭祀祖先之后,家人老乡一起享用圆子,取其团圆的意义。当代无论南北,正月十五吃元宵成为时尚。街头流行一种“摇元宵”的习俗,将做好的馅心,放在大箩中的干粉上摇晃,粘上粉,洒水,再摇,越滚越大,最后成形。

唐宋时代,有些地区还有正月十五“迎紫姑”的习俗。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因而。人们同情、怀念她,于是每到正月十五这天,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形象。《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十五日,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宋人孔平仲在《上元》中云:“群儿嬉戏尚未寝,更看紫姑花满头。”

唐宋以来,女性是城市元宵节夜的一道风景,她们或登楼赏月看灯,或走出家门走桥玩耍,“了不畏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故事常常在元宵节夜上演。女性结伴夜游,名为“走桥”,也称“走百病”,说元宵夜走一走没有腰腿病。人们到各城门偷摸门钉,以祈子嗣,名为“摸门钉儿”。

璀璨夺目的“打铁花”将元宵节的热闹推向。这种独特而古朴的民间娱乐,在技术精湛的打花者的转动下,熔化的铁水金星四溅,呈现出火树银花、飞珠溅玉,让人拍手叫绝。

人们还可以从优雅的诗词歌赋中读到许多关于元宵佳节的热闹浪漫温馨景象。比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盛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还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灯火阑珊处”的惊喜。盛唐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中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作为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民族节日,有着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人们依旧传承着部分习俗,在欢天喜地的氛围中庆元宵。

祝大家元宵喜乐,欢乐团圆!

郑重声明:【元宵节有哪些习俗(猜灯谜、吃元宵、舞龙灯)】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转载,如相关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