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是什么意思啊(特点/意义/习俗)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意味着气温逐渐回暖,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特点上,惊蛰是春季气温变化最为明显的节气之一,此时雷电频繁,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植物开始发芽生长。从意义上讲,惊蛰代表了大自然的复苏和万物的重生,人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带来希望和新的开始。在习俗方面,一些地区会举行祭雷仪式,以祈求平安和丰收;人们还会在这一天吃某些食物,如龙眼、韭菜等,寓意着新的生长和充满活力。总的来说,惊蛰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阳光明媚和新生的希望。
惊蛰是什么意思啊
资料图。中新社发泱波摄
惊蛰又名“启蛰”为啥改名?
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一般在公历3月5日或6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在历史上,惊蛰还有一个称呼,叫“启蛰”。《夏小正》里的文字印证了这一点:“正月启蛰”。
汉代,汉景帝的名字是“刘启”,当时为了避讳,就把“启蛰”改为惊蛰,意思相近。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被置换;“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时间不断向前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不再需要避讳,人们又重新使用“启蛰”的名称。只不过,后来唐代《大衍历》再次采用了“惊蛰”的名称,沿用至今。
原本动物在入冬后藏进土中、地下,叫做“蛰”,顾名思义,“惊蛰”即天上春雷隐隐,惊醒了蛰伏的动物,也提醒人们,即将进入春耕时节。谚语“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资料图。陆永忠摄
吃梨润肺之外,它还有这些习俗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到来后,虽然国内一些地方还难以见到花红柳绿的美景,但气温的升高等已经很能给人们一种“万物复苏”的感受。许多颇具象征意义的民俗亦应运而生。
春天天气干燥,梨又有去燥润肺的功效,人们认为惊蛰时节,应该适当多吃梨,或者喝梨汤等等,意即“吃梨消百病”。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梨”谐音“离”,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惊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春雷的出现。古人难以解释这种现象,便认为天上有“雷神”,他一手持锤,一手击打身边的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所以,人间也要蒙鼓皮,击鼓回应。
春雷也唤醒了蛰伏的小动物。过去卫生条件比较差,不少家中就可能出现爬虫蚂蚁等等。古时在惊蛰当日,人们会拿着艾草等物熏一熏家中的角落,驱赶有害昆虫,去除霉味。
资料图。朱海鹏摄
《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在门槛上撒点能杀虫的石灰,也象征着给害虫一个警告,希望它们一年都不要来骚扰自己。
养生怎么做?顺应天时饮食清淡
惊蛰一至,春暖花开的脚步更快。但气温升高,各种细菌也跟着活跃起来了。
古人一般认为,惊蛰前后人体内的肝阳之气渐渐上升,“阴血”相对不足。此时养生应该顺应天时,保持心情愉悦,如春日一样充满生机。
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可以适当清淡一些,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芦荟、芹菜、油菜、山药、莲子等。
资料图。中新社发李晨韵摄
同时,春季冷暖不定,出行时还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过度饮酒和熬夜,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节气民俗也好,养生也罢,许多内容都是依据天时更迭而来,是人们顺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才会历久弥新。
相关阅读
-
梅花指什么生肖最准确,寓意美好/象征吉祥/代表创造力和艺术
梅花在生肖中最准确的代表是属猴的人。梅花寓意美好、象征吉祥,同时也代表着创造力和艺术。猴子的聪明机智与灵活性使其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而梅花作为一种美丽而坚韧...
-
惊蛰是什么意思啊(特点/意义/习俗)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天正式开始,意味着气温逐渐回暖,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特点上,惊蛰是春季气温变化最为明显的节气之一,此时雷电频...
-
农历生日看一生的穷富贵命(财富命运、健康命运、人际关系命运)
农历生日是根据农历日历计算的个人生日,因为农历和阳历的计算方式不同,所以农历生日的日期会有所差异。农历生日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意义,被认为与个人的命运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贫...
-
额头上有竖着的骨缝面相,聪明才智/坚韧意志/情感稳定
额头上有竖着的骨缝面相通常被认为是聪明才智、坚韧意志和情感稳定的象征。这种面相往往表明个体具有优秀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快速理解和吸收知识,并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
春分的风俗和背后意义(春游踏青、祭祀祖先、吃春分饼)
春分是传统节日之一,它代表着春天的正式开始。在春分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系列的风俗活动。首先是春游踏青,人们会到郊外或公园欣赏春天的美景,放松身心。其次是祭祀祖先,人们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