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星座网

当前位置:桃李星座网 > 命理知识 >

戊戌日柱女命出贵子,聪慧智慧/事业成就/家庭幸福

时间:2024-09-07 09:57 作者:admin
导读:根据戊戌日柱女命出贵子,聪慧智慧、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的问题,综合分析显示,这个女性命格具有良好的机遇和资源,有潜力在事业上取得较高的成就。她聪明智慧,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判

根据戊戌日柱女命出贵子,聪慧智慧、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的问题,综合分析显示,这个女性命格具有良好的机遇和资源,有潜力在事业上取得较高的成就。她聪明智慧,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能够迅速抓住机会并做出明智的决策。在事业方面,她有望取得显著的成就,可能在职业领域中卓有成效。此外,她也注重家庭和家人的幸福,能够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因此,她有可能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幸福和稳定的关系。总之,这位女性命格具备出贵子、聪慧智慧、事业成就和家庭幸福的潜力。

戊戌日柱女命出贵子

戊戌日柱女命出贵子

1859年:生于自贡市富顺县。十三岁时父亲早,由母亲抚养长大。

1880年:参加县考,博得童子试第一名。

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中进士,排名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因家贫及母亲不能到京任职,在家乡延误五年时间。

1888年——1898年,担任刑部候补主事。

1898年9月5日:光绪下诏,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预新政。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被杀。

从这份简历可以看出,刘光第的官运实在不亨通。从他进入京官行列,十年之间职位竟然没有任何变动,即使不提拔,也换换岗位啊。都说"树挪人挪活",官场上看重多岗位锻炼。像他这种长期固守在一个职位上,前途是不会光明的。和他的前辈曾国藩比起来,他逊色多了:曾国藩的京官生涯十一年,但是他在京期间"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初入职时是为,到丁忧回乡已经是吏部左侍郎了,堂堂二品大员。而刘光第刚被提拔为四品章京就被慈禧太后杀,真可谓是英年早逝。

当然,刘光第和曾国藩所处的时代不一样,环境更不一样。拿他俩作比较,只是想说明,刘光第的官运确实不亨通。

刘光第之所以在仕途是很不顺利,除了整个清朝环境恶劣之外,有没有其他因素呢?

首先要说明一点,刘光第很努力,他也很想升迁。当时的同僚和对他的评价也都是积极的肯定的。

湖南巡抚陈宝箴是刘光第他推荐给光绪的人,他在举荐的奏疏里评价刘光第"器识宏远,廉正有为"。《刘光第年谱简编》记载他在刑部上班的情形是这样说的:"销假就职后到署甚勤,每月必到二十八九次。"他这么勤奋,同僚都鼓励说:"同乡皆言,如此当法,数年后,必定当红了"。然而并没有。十年后他仍旧得不到提拔。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勤奋的年轻人迟迟得不到提拔呢?晚清吏治是客观原因,这是无需多言的。那么,刘光第本身有没有原因呢?答案是,有原因。

我们分析他的性格后就明白,他这种性格的人不适合混迹官场。

首先,刘光第个性过于刚强。这是因为他的家庭原因造成的。他的父亲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了,他妈妈带着他艰苦度日,家里经济条件又很差。这就使他养成了刚强的性格特点,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但是缺乏圆融的个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刽子手即将行刑,非气定神闲,拒绝下跪。刽子手强按他跪下,他崛立不从。受刑后,头被砍了,身躯还"挺立不化"。如此这般,真正是铁骨铮铮。这固然是他品格高洁的表现,但也说明他性格过于刚硬。这在官场上是混不走的。

其次,刘光第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交际。穷人出身的孩子,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狂妄无知,一个自卑内向。刘光第就属于后者。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他自己也说他在日常生活中"少交游,避应酬"。不得不去的应酬,他也是坐在角落里,"寡相谐"。一个叫胡思敬的朋友说他"恂慎寡交,稠人光坐中,或终日不发一言,官刑曹十余年,虽同乡不尽知其名"。这足以说明他日常不善于交际和应酬。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影响了他的"官缘",导致迟迟得不到提拔。

最后,他过分爱惜羽毛,缺乏和光同尘的气度。初入仕途,刘光第就立志要学习康熙朝的名臣魏象枢,做一个清官。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却过分苛责自己,缺乏和光同尘的气度。这一点,和曾国藩相比就差得远。他入京做官,一开始就给自己立了标准,拒绝任何灰色收入。那些别敬、碳敬、馈赠等晚清公开的灰色收入他都一概拒绝,更别提性质更为恶劣的、等等。他甚至苛刻到连朋友的正常帮助都一概不收。后来他被提拔为四品章京,同僚们都来拜贺,唯独他不接受。军机大臣裕禄擢升礼部尚书,同僚们都去祝贺,唯独他不去。同事们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说:"时事艰难,吾辈拜爵于朝,当劬王事,岂有暇奔走媚事权贵哉!"这是气节的表现,也是不懂得和光同尘的表现。如此性格,在官场上注定是吃不香的。

在晚清吏治的大环境下,刘光第这朵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莲花,他的人生注定要渲染上悲剧色彩。

郑重声明:【戊戌日柱女命出贵子,聪慧智慧/事业成就/家庭幸福】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严禁转载,如相关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