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的另一种叫法,扫帚/梳箕/抹布
簸箕的另一种叫法是梳箕,而扫帚和抹布则是与簸箕功能相伴的常见清扫工具。簸箕主要用于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具有较大的容量和便携性,通常由木材或塑料制成,底部带有细密的缝隙,以便将滤除,同时保留有用的材料。扫帚是一种用于打扫和清理地面的工具,由若干细长而坚硬的杆状物组成,顶端附有刷毛,常用于扫除灰尘、碎屑等。抹布则是用于擦拭和擦洗物体表面的布料,通常是由纤维制成,可用于吸收液体、擦拭污渍以及清洁家居等。总而言之,簸箕、扫帚和抹布是常见的清扫工具,各自具有特定的用途和功能,能够协助人们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簸箕的另一种叫法
2021年4月拍摄
《汉语词典》给“簸箕”的第二个意思解释是“扬米去糠的器具”。这个簸箕农用器具,在鲁西南农村经常见到的。它是用“绵柳条”(南方用竹条子)手工编织的“U”型状,外形三面立起有沿,一面平端敞开的凹形农用器具,主要用来簸粮食里的杂物,将杂物从粮食里剔除。
2021年4月拍摄
用簸箕簸粮食是个力气和技术搭配和谐的活,掌握不了,很容易将粮食和杂物一块簸出去。一般的簸粮食方法是,把适当含杂物的粮食放在簸箕内,双手抓住簸箕的两个边沿,使簸箕的底边沿靠近作者的肚子区域,双手同时扬起簸箕,使簸箕内粮食扬起,在粮食还没有落下时,双手同时压下簸箕,使粮食准确落入簸箕内。这是上下簸粮食,使粮食的灰尘等细小杂物,通过扬起的风吹,飘落出去。
2021年4月拍摄
待上下簸得差不多了,就用双手有点力气差别。一边大点一边小点,一边小点一边大点,使扬起的粮食忽在左边高点,忽在右边高点,使干净的粮食逐渐往簸箕中后部移动,使土坷垃、糠等杂物逐渐往簸箕前段移动。待杂物与粮食分离得差不多的时候,双手抖动,使簸箕轻微上下左右抖动,让簸箕前端的杂物逐渐聚拢一块,处在簸箕前段的一个边角处。
2021年4月拍摄
若杂物聚集在簸箕的左手方向的前段角处,就往簸箕的左边沿前段移动左手。待杂物形成一小捏或一小片的形状时,左手加大点劲,一掀簸箕,使杂物腾空,马上抓紧簸箕,往后略收簸箕,使腾空的杂物落到地上。大一点的土坷垃可能不好簸,最后,再用手将粮食里的大的坷垃挑干净就行了。
2021年4月拍摄
作为农具,簸箕还有一种辅助扬场的用途。譬如农家晒麦子、玉米等粮食,收拢装麻袋时,把收拢好的粮食,用簸箕先取一部分,双手扬起簸箕,使粮食成流水状下落,让在晒粮食期间飘落的醭土、杂物随风吹走,这样保证所晒粮食比较干净。再一个就是自家所收的某种粮食少,不好用木锨扬场,就让簸箕装好含杂物的粮食,端起来,使粮食成细流状落下,让风吹走杂物、灰尘、糠、麸皮等。
2021年4月拍摄
作为农家家庭用具,除了播扬杂物、盛装粮食之外,还可以用它晒枣、晒芝麻等,从某种角度讲,簸箕在农村家庭里,好像除了液体不能盛而外,其他的都能盛装,或者临时盛装。
2021年4月拍摄
《汉语词典》给“簸箕”的第三个意思解释是“一种铲状器具,用以收运”。这种收运的簸箕,现在在许多场合都能用到,如办公室的小笤帚和带长把的簸箕等。
相关阅读
-
中元节的美好寓意,传承家族情感/慈悲与善行/尊重生命和平衡
中元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鬼节或鬼月。在这个节日中,人们祭祀祖先和亡魂,寄托哀思和祝福。中元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1、传承家族情感中元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
-
簸箕的另一种叫法,扫帚/梳箕/抹布
簸箕的另一种叫法是梳箕,而扫帚和抹布则是与簸箕功能相伴的常见清扫工具。簸箕主要用于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具有较大的容量和便携性,通常由木材或塑料制成,底部带有细密的缝隙,以便...
-
有福之人不进无福之家(热情友好/积极向上/善于学习)
有福之人不进无福之家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含义:那些具有积极向上、热情友好以及善于学习的人,往往能够吸引和创造幸福的机遇。这是因为积极向上的人拥有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思维方...
-
今天是什么情人节(起源、习俗、意义)
今天是2月14日,也就是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宗教节日Lupercalia。习俗上,人们通常会互送礼物、鲜花和巧克力,表达爱意,或者安排浪漫的约会。情人节被视为庆祝爱情和亲密关系的日...
-
星期四限号是几和几(几?/车辆范围/如何应对)
星期四限号是几和几?对于很多人来说,星期四限号是一个不太清楚的问题。本文将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星期四限号是几和几1、星期四限号是几?星期四限号是指在星期四特定的时间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