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什么节(由来/习俗/意义)
正月初一是传统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春节。据传,春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团圆、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好运的节日。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习俗活动,如贴春联、贴窗花、放鞭炮、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吃团圆饭等等。这些习俗旨在祈求来年的顺利和幸福,同时也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亲情的重要性。春节不仅是对农历年的庆祝,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家庭团聚的象征,因此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
正月初一,在清代前,一直叫"元旦"或"元日"等名称,辛亥革命以后改称为"春节"。在先秦时也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称拜年。
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关系,大体可分四类:走亲戚
初一必须到长辈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礼节性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感谢性拜访
凡是上年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谢。串门式拜访
相关阅读
-
立春的寓意和象征,希望与期待/新生与成长/繁荣与丰收
立春象征着新生与成长,代表着希望与期待,以及繁荣与丰收。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开始苏醒,生机勃发。立春的寓意在于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代表着希望与期待,人们期盼着新的...
-
正月初一是什么节(由来/习俗/意义)
正月初一是传统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春节。据传,春节最初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团圆、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好运的节日。在春节期间,人们...
-
为什么说壬申日柱最忌讳婚姻(命理学解释/五行相克/个人特质)
壬申日柱最忌讳婚姻是因为根据命理学的解释,壬申日柱属于金水相克的组合,五行相克中,金克水。这意味着以壬申日柱为命主的人在婚姻中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冲突。此外,壬申日柱的个...
-
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特点、风俗、习俗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春季正式进入夏季。立夏的特点是气温逐渐升高,天气变热,农事活动进入繁忙期。此外,立夏也有一些独特的风俗和习俗。1、立夏的特点立夏是夏...
-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隐私/伤害他人的感情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感情,避免施加给他们我们自己不希望承受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不应该侵犯他人的隐私,不应该散布谣言或恶意揭露他人的秘密。我们...